栏目分类亚马逊一款产品的失败复盘,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
你的位置:开元707最新版本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亚马逊一款产品的失败复盘,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5:18 点击次数:148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有款产品刚上架卖得还不错,竞争也不算激烈,利润看起来也还可以。但问题从一开始就埋下了。
当时没把FBA费用留出空间,我们测量计算时“大号标准尺寸”,亚马逊复尺按照“大号大件”来计费,一下子FBA费用多了不少,利润瞬间被吃掉,甚至卖一单亏一单。
这种低级错误,说白了就是前期工作没做好。等发现问题之后,我们赶紧改包装,把体积压缩进标准尺寸范围,FBA成本总算回到正常。
但情况没有就此结束,接着评分开始掉。客户频繁反馈说东西太小、质量一般,和预期差距大,退货率高。
跟工厂沟通优化工艺,但来来回回几次下来,始终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尺寸小是客户最多的投诉。
因为是新品量不多,厂家也不愿意为我们开模换方案,也能理解厂家想改但力不从心。
第二批发货就跟厂家沟通,重视质量以及做工,结果发了三批货,退货率还是很高,离谱到16%。本身是抛货,退货就亏过高的FBA费用。
而且过高的退货率,亚马逊还收退货处理费,超过退货比例,一单还要扣6美金。
最近前台更新了新政策,退货率高的产品直接被打标,“Frequently returned” 提醒,转化跟着受影响。
前几天再看竞争对手,人家已经冲到类目前几,月销1000+,价格33.99美金,利润虽然不高,但稳稳的赚钱。
这款产品现在还有几十单库存在慢慢清。想再尝试是可以的,把材料换成更有档次的,产品加大尺寸,但也意味着FBA费用要更多,如果方案还是不行,又要折腾不少资金进去。
但经历了几批货退货率高,心态确实被消磨掉了。就像那句话说的,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。
哪怕把客诉改进就可能还有机会,但已经没有一开始那股劲儿了。
回头看,这次踩坑其实不是在复杂的环节上,而是在最基本的几步上,FBA尺寸没确认好、客户预期没把握好、产品本身不行。
这些问题本可以在选品、打样阶段就发现,但我们急于上线、急于出单,忽略了一些“看起来不致命”的问题,结果一个个都变成了致命问题。
还有个问题,我们现在已经不做单品了,像这种失败的案例,如果是做一系列产品,或同一个大类,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。
做产品真的不要盲目急于上线,前期的调研和验证不要嫌麻烦,避免一个坑就等于在省钱,而且后面要堵坑,往往代价巨大。
产品有问题的时候,几轮下来心态炸裂,真的没有信心鼓起勇气再去改进尝试。
